> > >
    彻底说开后,双方隔阂尽消,彼此倒是亲近了不少。

    看来吊桥效应还是有道理的,初舞台高压环境下的抱团取暖,让他们对彼此产生了一丝心照不宣的信任。

    考虑到此前节目组明示过不要私开小灶,他们也就不打算特意找间空的训练室单独加练了,这样营业实在太过刻意。

    回到A班的徐熠恒不出意外地看到龚涛玮和廖越泽两人正在共用一副耳机,边听边练主题曲。

    唉,人果然不能随便吐槽他人,下午看到他们抱团自己还是吃瓜心理,现在甚至都想借鉴。

    嘲讽,理解,加入,这转折实在太快了。

    饭后不适合立刻剧烈运动,这是徐熠恒曾经急于求成闹出胃病后,用身体验证过的金玉良言。

    正好趁这个时候背背歌词。

    掏出一早准备好的笔记本,他开始努力默写。

    四十多分钟,七点一到,机械版的舞蹈训练开始了。

    为了确保在之后的检阅以及录制中呈现自己最好的表演,最简单的途径就是练习至直接形成肌肉记忆的地步。

    经过下午的统一教学和单独跟练后,徐熠恒已大致记住了整首曲目。为了避免错误的动作重复几次后演变为下意识的习惯,是时候开始抠每一趴的细节了。

    《晨星》的编舞难度是真的高,即便除了dancebreak外并没有让人一看就觉得难度很高的动作,但其中光是第一段主歌的琐碎动作,徐熠恒就敢打包票,至少八成练习生哪怕到录制当天都只能囫囵吞枣地完成。

    它涵盖了大部分基础舞蹈动作,这没有时间的沉淀,是无法融会贯通的。

    对整个身体的力量把控,以及动作衔接的流畅度等等都会明显影响最终效果。

    徐熠恒内心不禁为陆时清点蜡。

    要是全程都是副歌阶段大开大合的动作,说不定陆时清靠着运动带来的力量基础,外加多抠抠细节,最后能成功表现出孔武有力的效果,直接洗刷掉初舞台猩猩打拳的黑历史。

    专注的时光总是飞快度过的,不经意间,时针已经来到0点。

    对于能力达到A班标准的练习生而言,努力仅是不值一提的基础品质之一罢了。无人在意时间已来到第二天,训练氛围反而有更加热火朝天的趋势。

    但是即将22岁,练舞快十年的徐熠恒,已经没有能支持他通宵训练的身体素质了。

    最开始舞蹈兴趣班的不规范练习,终究是给他的身体留下了隐患。

    算了,也不是这72h练完就直奔出道夜的,能成功坚持整个赛程期间高压高强度的训练和表演,才是更重要的事。

    即便是最早一个,看上去也完全没有拼死训练的决心,徐熠恒还是收拾好了简单的包裹,打算走人。

    出乎意料的是,林鑫越也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。

    毕竟是室友,没必要视而不见,徐熠恒随口问了句:“这么晚了还要换练习室吗?”